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阳娜、吉宁)11月13日在北京举行的2025年6G发展大会发布的消息显示,制定全球移动通信标准的国际组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已启动网络架构、无线空口、安全技术等6G研究项目,形成了6G标准化时间表和技术路线图。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方面介绍,当前6G技术研发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关于6G服务需求的研究已完成77%,涵盖人工智能集成、计算、感知等方面的架构研究正在推进。
在6G进展方面,中国指导成立了IMT-2030(6G)推进组,发布《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等研究成果,组织对通感一体化、无线AI等6G关键技术开展测试验证,加速技术成熟,同时,进一步深化与欧盟、韩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在6G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
针对6G系统架构这一核心研究方向,IMT-2030(6G)推进组组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中国正推动构建智能体协助网络、网络运行智能体、原生智能体网络等6G系统架构,构建AI即服务的网络能力。“6G将扩展移动通信能力的边界,使无处不在的AI服务与生态系统成为可能。”
业内预计,6G网络将在2030年左右开始部署。到2040年,6G连接数有望超过50亿,占全球移动连接总数的一半。
据悉,2025年6G发展大会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IMT-2030(6G)推进组主办,本届大会主题为“智联全球,共建6G技术创新生态”。
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信息显示,我国已连续四年组织开展6G技术试验,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6G是未来十年全球最重要的新一代综合性数字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将实现通信、感知、计算、智能等多技术融合创新,服务对象从人、机、物拓展到智能体,服务空间从地面拓展到空天地一体化,实现“万物智联、数字孪生”的目标。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张云明: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融合技术方案研究,一体推进技术研发、标准研制、试验验证、应用培育等工作,为6G标准化产业化奠定坚实基础。我国6G技术试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关键技术试验阶段,明确6G主要技术方向;第二阶段是技术方案试验阶段,将面向典型场景及性能指标,研发6G原型样机;第三阶段是系统组网试验阶段,将研发6G预商用设备,开展6G关键产品测试。
6G究竟是什么?
它和5G有哪些不同?
又有哪些技术优势?
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01什么是6G?6G,即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它是通感算智深度融合、空天地一体全域覆盖的新一代移动信息网络;网络成为聚合相关业务能力的“平台”和“基座”,在物理基础设施上灵活按需加载网络功能,融合通信、感知、计算、AI、数据、安全等多维能力,提供一体化移动信息服务。
而6G研发的背后,有着解决5G难题和满足社会智能化转型需求的双重动力。
一方面,解决5G痛点问题。尽管5G实现了高速率(超1Gbps)和低时延(低至1ms)的突破,但在垂直行业应用中,传统通信能力难以满足“通信+感知+计算+AI+安全”的综合需求。例如,工厂智能化改造需要实时数据的采集、传递、存储、处理和应用的一揽子方案,而5G若要支持这些新增功能,需要通过定制专网的模式,在已有的5G网络基础上,以烟囱式叠加不同厂商的计算、存储、AI和安全等设备来实现,导致项目成本高、响应滞后、管理困难,难以有效满足客户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
另一方面,智能化转型是刚需。AI技术的爆发催生“数字孪生、智慧泛在”愿景。例如,在健康领域,通过可穿戴设备构建人体数字化模型,结合医学AI可提前预测心梗、脑梗等疾病风险,提醒病人提前干预和处理,从而避免疾病的发生;在交通领域,数字孪生技术可实时模拟路况并优化调度,为未来的3维立体交通系统提供效率和安全的保障。这些场景均需依赖6G“通感算智安”一体化能力。而6G的本质是打造“移动信息网络”,贯通信息采集(感知)、传输(通信)、存储、处理(计算/AI)和应用全链条,实现从“单一通信服务”到“一站式按需服务”的跨越。
如果说2G是牛车,3G是自行车,4G是汽车,5G是高铁,那么6G就是飞机。
026G有何技术优势?相较5G有着质的飞跃,具备“三个倍增”和“三个一体”的特性。
“三个倍增”是指6G与5G相比,在传输速率方面能实现2到3倍的性能提升,在时延和连接数方面进一步优化性能。传输速率上,6G期望实现100Gbps(吉比特每秒)的峰值传输速率;其次,6G的时延期望小于1毫秒,这对于工厂内的机器协同、远程设备操控等实时性要求极高的应用至关重要;连接数上,6G将支持更广泛的设备接入,尤其是支持更复杂的物联网设备、智能终端和人体传感器,每平方米连接数可达10到100个设备,真正实现“万物智联”。
“三个一体”是通感一体、空天地一体及通智一体。通感一体是指6G的通信信号既能传输信息又能感知环境,例如,未来6G基站可以感知周围车辆和行人的位置,助力智慧交通;空天地一体是指将空中、地面的通信资源整合,形成无缝覆盖的通信网络;通智一体是指6G可实现通信功能和计算功能的融合。以6G和AI相互赋能的情况来说,AI能够辅助6G网络进行诊断和优化。6G也具备赋能AI的能力,我们可以将智能终端设备(如保姆机器人)的计算功能迁移至附近的6G基站,使得机器人本身无需承载算力芯片,那它的体型能更轻便,续航能力更长,售价更低,更易普及和推广。
036G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在6G时代,地面移动通信跟高、中、低轨卫星的有机融合,将实现任何人、任何地点、在任何时间无缝全球覆盖和按需接入,像沙漠、海洋、空中这种地面信号很难覆盖到的地方,6G网络都能够覆盖。
6G支持的超低延时高可靠数据传输,让医生能在千里之外通过触觉手套完成精密手术操作,力反馈误差控制在0.01牛米以内。6G支持下的数字孪生城市,能实时映射方圆500公里内所有交通、能源系统的运行状态,预测精度提升至99.7%。6G支持的动态能源网络能实现0.01秒级的电力调度,可使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突破92%。
工业领域也将因6G而变革。6G在未来诸如机器视觉、遥控、远程检修等大量的工业应用场景上,可充分证明它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2025年,6G在北京已经开展了小规模试验,并在5G基础上持续探索面向外卖配送、物流载货、安防巡检等方向的6G融合创新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