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1月10日拍摄的第八届进博会闭幕新闻通气会现场。11月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闭幕新闻通气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新华社上海11月10日电(记者周蕊、谢希瑶)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0日闭幕。这场全球经贸盛会成交活跃,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额达834.9亿美元,比上届增长4.4%,创历史新高。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吴政平在闭幕新闻通气会上说,第八届进博会充分彰显了中国发展的确定性和开放的确定性,为世界注入了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本届进博会,共有67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展览面积3万平方米,会期举办了上百场活动,首次设立双城联展和“魅力友城”。
本届进博会的企业展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共有来自138个国家和地区的4108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和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0家,180家企业成为“八届全勤生”,充分体现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强大“磁吸力”。
“企业展首秀功能提升,共发布461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其中,全球首发201项、亚洲首展65项、中国首秀195项,涵盖生物医药、绿色低碳、技术装备等行业,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占比更高。”吴政平说。
第八届进博会期间,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以“开放共创新机遇 合作共享新未来”为主题,举办1场主论坛、25场分论坛及若干闭门会等活动,共发布报告、指数、标准、倡议等成果20项。论坛注册总规模首次超过1万人,400多位政商学界权威嘉宾参与讨论。
本届进博会共组建43个交易团和700多个交易分团,注册观众超过46万人,同比增长7%。此外,本届进博会共举办83场配套活动,人文交流展示面积合计超过3.8万平方米,首次开展“进博中外人文交流之夜”主题活动,深化经贸人文交流互促。
截至11月10日中午12时,本届进博会累计进场92.2万人次,同比增长8.2%,创历史新高。
这是11月10日拍摄的第八届进博会闭幕新闻通气会现场。11月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闭幕新闻通气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为进一步服务扩大进口、促进消费,今年12月19日至21日将在进博会“四叶草”场馆首次举办进博优品交易会,这是进博会的延展,也是“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站,将助力更多“进博好物”展出来、卖出去,加快走进千家万户,更好满足广大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需求。
目前,第九届进博会的筹备工作也已经全面铺开,企业展签约展览面积超8万平方米。
海报制作:周圆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0日闭幕。这场全球经贸盛会成交活跃,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额达834.9亿美元,比上届增长4.4%,创历史新高。
本届进博会的企业展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共有来自138个国家和地区的4108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和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0家,180家企业成为“八届全勤生”,充分体现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强大“磁吸力”。
多家跨国巨头表示,中国已成为其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且仍在持续增长。
露露乐蒙展台以“好状态趣动场”为主题,展示品牌在瑜伽、跑步、训练、网球、高尔夫和日常出行六大品类的明星产品。受访者供图
缤纷的色彩搭配和充满童趣的双层滑梯空间结构使露露乐蒙成为今年消费品展区的一大亮点,它也是第二年参展进博的“回头客”。
露露乐蒙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山燕表示,“我们在这里想追求的不仅仅只是业绩的增长,我们是希望和中国市场共同成长。”
工作人员展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受访者供图
手术机器人是各家跨国医疗行业企业展示数智创新、产业协作的重头戏。作为每年医疗展区的“明星展品”,八赴进博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今年首次集齐“全家福”。
直观复星首席执行官刘釜均告诉记者,“我们坚信中国未来一定有机会甚至超过美国本土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市场。”
国际知名烈酒集团将首款中国原产威士忌叠川放在了展台“C位”。受访者供图
保乐力加今年的展台“C位”留给了首款中国原产威士忌叠川。位于四川峨眉山的叠川麦芽威士忌酒厂是第一个由国际洋酒集团在中国投资建造的麦芽威士忌酒厂,保乐力加计划在十年间为叠川酒厂投资10亿元人民币。
保乐力加全球市场执行副总裁吉尔·博埃尔特表示,“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未来十分有信心,并将会在中国长期投资。这里的消费很有活力。”
拜耳全新的作物健康产品线品牌在本届进博会首次亮相。受访者供图
超大规模市场带来的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和规模优势,吸引全球创新力量在这里汇聚,实现产业融合和价值共创。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生物制造……中国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全球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拜耳全新的作物健康产品线品牌在本届进博会首次亮相,覆盖营养肥、生物刺激剂、微生物菌剂三大业务领域。
拜耳作物科学客户赋能总监李一凡表示,“我们在本届进博会上有两个重要的产品发布。与此同时,我们希望能够利用拜耳的全球的优势,帮助更多成功的国内企业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施耐德电气全新升级的一款空气断路器产品在第八届进博会现场首秀,并于7日在其上海康桥工厂正式下线。受访者供图
今年进博会,施耐德电气携上下游众多生态伙伴展示在数智化转型、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的联合创新成果,并在展会期间与来自数据中心、建筑楼宇、化工油气、医疗电子等行业领域的四十余家重点客户现场签约。
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告诉记者,“一个方面我们加大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因为中国市场很大,应用场景非常多,而且有非常好的人才,所以创新是核心。第二是我们在整个供应链如何更好地智能化、低碳化。”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进博会更是近距离观察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舞台”。闯过世纪疫情的风浪,经历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地缘政治影响上升,八届进博会用行动证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11月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南广场拍摄的进博会吉祥物进宝。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这是11月5日拍摄的第八届进博会国家展尼日利亚馆。新华社记者 田薇薇 摄
新华社上海11月10日电 题:开放合作共赢——进博会勾勒全球经济发展蓝图
新华社记者褚萌萌、韩啸、周蕊
对于哈桑·穆罕默德来说,连续8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参展证件是珍贵的纪念品。前7份证件,一直被这名尼日利亚驻上海总领事馆贸易部副区域投资贸易专员挂在办公桌旁。
第八届进博会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尼日利亚首次担任主宾国,穆罕默德忙着在本国展馆里介绍各类特产。不远处的中国馆内,摆放着由中国企业投资建设运营的尼日利亚首个现代化深水港——莱基港项目沙盘。
“自首届进博会开始,尼日利亚从未缺席。”他说,“进博会为尼日利亚客商创造了进入中国市场发展的通道。”
琳琅满目的展品、成果丰硕的洽谈、精彩纷呈的论坛……本届进博会上,创新、可持续、开放包容的理念突出体现,勾勒出一个全球共建共享共赢的美好未来。
汇聚全球创新力量
一台临床多核磁共振MR 7700,可以无辐射、无创探测多个人体疾病分子代谢通路,应用前景广阔。这是“全勤生”飞利浦在本届进博会上的10个中国首展新品之一。
飞利浦此次呈现近50项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涵盖诊断筛查、疾病治疗、重症监护、医疗服务及个人健康等领域。
“我们已在中国设立了五大创新研发中心与五大生产基地,研发与制造超95%的产品,并供应全球。”飞利浦大中华区总裁刘令介绍,将继续依托进博会这一开放平台,加强前沿领域布局,与合作伙伴共享创新成果。
11月7日,参观者在进博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飞利浦展台了解一款单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机。新华社记者 樊雨晴 摄
进博会自首届举办以来,已累计首发突破3000项。本届进博会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初步预估其中200多项为全球首发。
施耐德电气的智慧路灯解决方案、索尼中国研究院的语义慧行系统、博世公司的LeTrak磁驱传输系统……一系列首发首展产品,让进博会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窗口。
同样“全勤”的美敦力累计通过进博会首发首秀70多款新产品。“8年的进博之旅让我们受益匪浅。”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说,“以全球智慧本土化、中国创新全球化为战略方向,我们见证了创新成果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关键跨越。”
进博会期间,由中国技术创业协会主办的2025国际科创合作发展大会上,“国际科创发展联盟中国行”启动,聚焦全球项目对接、技术转化与孵化基地共建,助力海外项目走进中国、扎根中国。
推进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连续7年参展的日邮物流,今年带来一系列多样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其中“替代燃料”绿色解决方案成为亮点。这一方案在运输过程中使用多种可持续燃料,覆盖海、陆、空等不同物流模式,还通过统一数字平台分配应削减的排放量。
“经我们估算,物流行业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7%。”日邮物流(中国)有限公司海运事业总部总经理潘旭峰说,“客户使用我们的绿色方案,也会获得一份数字证书,助力他们实现碳减排目标。”
作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进博会凝聚了可持续发展的共识。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发布《世界开放报告2025》指出,各国在碳中和目标上的持续推进、新兴市场的积极行动、技术进步的有力支撑以及绿色金融的不断发展,共同构成了推动全球绿色开放发展的重要力量。
江森自控首发的约克CYK高温离心式热泵机组,可应用于工业领域高效余热回收;宝洁分享其“使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全球最新进展;无印良品的OBP系列商品将山东非遗平度草编与环保可再生素材相结合……众多企业在进博会上共绘绿色未来。
行走在进博会场馆,“零碳进博 绿色办博”的标志随处可见。扫码记录碳足迹并进行碳抵消,每名参展者都可以参与这场碳中和行动。
开放合作共创世界大机遇
“我最喜欢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之一就是熊猫快递号。”联邦快递中国区总裁许宝燕在本届进博会上说,“20多年来,我们累计完成12次大熊猫护航任务,安全运送21只大熊猫往返中国。”
这家进入中国40余年的物流企业,见证并参与着中国供应链的发展,目前在中国6个城市设立国际口岸操作中心,每周运营300多架次国际航班。
由展会可见,全球互联互通从物理层面延展到数字空间。商业信息服务机构邓白氏此次首发一款全球企业信息查询平台,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8.5亿家企业的数据资源,为用户跨境商业决策赋能。
“得益于进博会,我们与中国市场进行了有效链接。”邓白氏中国区总裁吴广宇说,公司连续6届参展,从参展商变为投资商,2021年整体搬迁落户至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
11月10日,外国展商在中国馆拍照留影。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面对经济全球化逆流,本届进博会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有力表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是全世界的共同心声。
“高举多边主义和开放合作旗帜,并要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让发展成果实实在在惠及各国人民。”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赵志敏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说。
前七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累计吸引境外参展商2.3万家次。今年进博会有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创历史新高。
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一届届进博会,标注着全球合作共赢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