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新闻 > 综合信息
 

中方因台湾问题,一次性警告三国,其中对美国的态度最为特殊

中方因为台湾问题,一连警告三国,为何其中对美国的态度最温和?我们有何考虑呢?

日前,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会上毛宁针对日本、斐济和美国的言行,作出严正警告。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

先看看日本。最近,日本政府宣布向一些外国人颁发勋章,其中竟包括了一名前台湾官员。这一行为,无疑是在对我们挑衅。勋章不仅仅是对个人的认可,更被视作国家间交往中的一种深层次信号。而当这枚勋章挂在了支持“台独”的人物胸前,它就是挑衅了。

毛宁直言不讳地质问,此举是否是在为“台独”势力打气?在中国和日本关系中,台湾问题始终是核心中的核心。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历史责任感在此刻尤显沉重。大陆清晰地表示了希望日本反思历史的立场,并且明确要求后者遵守一个中国的原则。对日方而言,这不是一个可以轻松应对的警告,它关乎两国关系中的基本信任。

(高市早苗此前的错误涉台举动,就已经受到中方提醒)

其次,斐济一名高级外交官窜访台湾,并和台湾地区高官会面,这直接违反了斐济曾多次承诺的一中政策。要知道,斐济作为太平洋岛国中的重要一员,其选择和行为一直受到大国的密切关注。中国对此自然是强烈不满,并已向斐济方面进行严厉交涉。

这次事件,也暴露出台湾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来扩大其“国际社会空间”的策略。但在我们的警告下,仅仅靠这些小伎俩是行不通的。现实是,大陆已经将一个中国政策视为不可触碰的红线,而任何踩线的尝试都将面临迅速的反击。

再来看美国这边。围绕明年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美国国务院提出了让台湾“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参与的建议。乍一听,这好像是在倡导公平与合作,但实际上却是对中国一中原则的另一种形式的挑战。

随着2026年APEC东道主的确认,中国对于如何确保大会成功举办有着不容置疑的主导权。而关于“台湾地区参与”的问题,中方已经多次重申,不会接受任何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安排。APEC会议的参与资格,建立在所有成员对彼此身份的相互尊重之上,而任何将地区经济体与主权国家等同的企图都是站不住脚的。

(中国将于2026年11月在深圳,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有意思的是,中方在回应美国的时候,口气似乎比针对日本和斐济的语调稍许温和,这并不意味着妥协,而是表明双方长时间的交锋,已经让更多话显得多余。美方的建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明知故犯,所以我们也不用再和美方多说什么。

回顾上个月,我国防部长董军与美国同行的会谈,关于台湾问题的论调愈发明确:海峡两岸走向统一是不可逆的潮流。这种态度,既是对“台独”势力的震慑,也向美方发出了信号: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妥协的空间。如果美国持续“拱火”,后果自负。

(我防长已经当面对美强调台湾问题)

APEC,其实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论坛,它也是亚太地缘政治的一张“晴雨表”。一旦涉及“台独”或“对抗”的元素参与其中,就不再是单纯的经济事务,而是影响地区稳定的因素。未来中国主办APEC,借助东道主的影响力,中国显然希望确保各方都能遵循规则行事,打破某些人的“台独”幻想。

总结来看,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合作绝非空中楼阁,而是需要坚定的政治意志和明确的行为规范作为支撑。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其他国家的每一步都必须慎之又慎。否则,为了一时的政治投机,将可能付出巨大的国际关系代价。

国际社会中的各方都需要明白,只有在相互尊重、理解历史现实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达成更为务实的合作。而这正是在全球复杂局势下,最需要被践行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