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11月14日讯(记者康煜)14日,记者从省文旅厅获悉,日前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康养大会发布了“2025年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百强”,我省晋城、大同、太原榜上有名,分列榜单的第46、49和74位。
康养城市指标体系共设五大一级指标,分别为生态环境、医疗资源、产业融合、民生幸福、康养政策,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参与研究编制。榜单数据来源主要是国家统计局、各部委、各地方政府统计公报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权威数据,以康养城市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最新的权威数据,由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中健联康养研究院等研究机构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年度康养城市排名,可谓含金量十足。
此次晋城、大同、太原3市能跻身百强榜,标志着当地在康养领域的竞争力较为突出,拥有康养产业配套政策的支持,文旅资源丰富,医疗设施设备齐全,在康养资源、技术、服务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能够满足人群的多元化需求。
10月30日,第四届中国康养大会发布“2025年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百强”,青岛市、日照市、滨州市、威海市、烟台市、济南市榜上有名。
据悉,康养城市指标体系共设五大一级指标,分别为生态环境、医疗资源、产业融合、民生幸福、康养政策。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参与研究编制。榜单以中国大陆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以及地级市、州、盟等在内的333个地级行政区为样本。
榜单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国家统计局、各部委、各地方政府统计公报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权威数据。以康养城市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最新的权威数据,由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中健联康养研究院等研究机构进行专题数据分析,得出年度康养城市排名。
10月30日,第四届中国康养大会暨中国慢病修复与抗衰老产业发展大会在河北香河中信国安第一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大会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主题,系统总结“十四五”期间我国康养产业发展成就,科学谋划“十五五”高质量发展路径。
▲中国康养大会组委会主席刘文致辞
大会在国家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背景下召开。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医养结合促进行动的通知》,决定开展为期3年的医养结合促进行动,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聚焦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覆盖热点领域
10月30日上午的开幕式和高峰论坛成为大会焦点。中国康养大会组委会主席刘文、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主席鲁长军、副主席刘嵘、联合国健康产业基金会副主席杨继宏、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汤洪等百余位行业代表、专家学者及媒体嘉宾出席。本次活动由中国康养大会组委会秘书长、中健联康养研究院院长蒋洪卫主持。
▲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主席鲁长军致辞
联▲联合国健康产业基金会副主席杨记宏致辞
本届大会设置“主题论坛+展览展示+服务体验+资源对接”四大核心板块,紧扣“政策趋势”与“市场需求”双主线,覆盖医养结合、文旅康养、中医药康养、慢病管理等热点领域。
本届大会同时举办的中国慢病修复与抗衰老产业发展大会由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副主席、联合国丝路论坛人类健康与中医药发展委员会总干事刘嵘主持,明确提出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修复和改善的研究思路,为人类慢病改善与修复带来新的方向。
▲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副主席刘嵘主持慢病修复与抗衰老产业发展大会
中国精英健康保健计划发布
大会期间,还由北京玉龙平国际医学研究院发起举办了“中国精英健康保健计划”发布会,目标是通过生活方式管理及慢病控制修复等措施,保障那些科学家、企业家、媒体人及优秀教师等各个行业为国家及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的生命健康,做好健康评估、健康管理及慢病的早期预防干预,为社会各方面做出贡献专家的健康做好保驾护航。
▲刘嵘副主席主持“中国精英健康保健计划”
人类全疼痛速消疗法大会举办
10月31日下午,由北京玉龙平国际医学研究院联合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人类健康与中医药发展委员会以及中科康智美(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人类全疼痛速消疗法大会,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人类健康与中医委总干事刘嵘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筋膜学协调创新共同体副主席葛传福教授以及中科康智美公司总裁张志强在大会为与会嘉宾详尽讲解了人类各类疼痛原理及治疗方案,获得大会热烈反响。
大会发布康养城市排行榜与品牌影响力指数
作为本届大会的核心亮点之一,《2025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100强》及《2025中国康养品牌影响力指数100强》 在开幕式上正式发布。
▲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长谢良兵
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长谢良兵介绍,《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依托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及32个三级指标,对全国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价。
该榜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已收录于全国老龄办华龄出版社出版的《生态养老》专著,成为衡量城市康养产业发展水平的官方参考工具。
同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新媒体工委会副会长、中健联康养研究院副院长唐申硕发布了《中国康养品牌影响力指数100强》,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国内康养品牌样本进行多维度分析,从品牌提及度、美誉度、风险度三个核心维度评估影响力。
▲“2025中国养老十大品牌”授牌仪式
大会还安排了《我们的非遗》推介、2025康养城市推介(山东省日照市)、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等环节,促进行业交流与合作。
本届大会不仅关注理 论探讨,更注重产业落地实效。大会组委会与多方签署合作协议,推动康养产业项目在第一城落地生根。其中,组委会与国安第一城签署承办地长期合作协议;与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北京养生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等机构达成战略合作。
展契机。
2025中国康养品牌影响力指数100强
2025年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前50强,广东6城市上榜,包含榜首
2025年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前50强,勾勒出一幅“生态为基、产业为翼”的康养发展图谱。从广州的综合领跑,到海南双雄的生态优势,再到西南、华东城市的特色突围,这些城市的康养指数既反映了生态禀赋的先天差异,也揭示了康养产业在创新运营、业态融合上的后天努力,为观察中国康养经济的区域布局与发展逻辑提供了关键样本。
头部城市的康养统治与发展逻辑
广州以100分的康养指数稳居榜首,其领先优势源于“综合配套+产业创新”的双重驱动。作为华南中心城市,广州在医疗资源(如中山医、南方医)、养老服务体系、文旅康养融合上形成了成熟生态,既能满足高端康养的医疗需求,也能通过长隆、南沙湿地等资源提供休闲康养体验,成为“都市康养”的标杆。
海口(98.8265分)、三亚(96.7593分)构成海南康养“双引擎”,其核心竞争力是“热带生态+自贸政策”。海口的城市配套与自贸港政策吸引了康养产业的总部经济与创新业态,三亚的海滨度假、温泉疗养则是传统康养的流量担当,二者共同将海南打造为全国康养的“热带高地”。
区域集群的康养特征与生态禀赋
西南地区的贵阳(96.4219分)、昆明(94.9954分)、重庆(93.2885分)、雅安(93.2325分)、攀枝花(93.1519分)、成都(92.7021分)等城市表现突出,形成“生态康养集群”。这一区域的优势在于气候多样性与生态资源的富集:贵阳的避暑气候、昆明的四季如春、重庆的温泉资源、雅安的“雨城”生态、攀枝花的阳光康养、成都的川西文旅,为康养产业提供了多元场景,从避暑旅居到温泉疗养,从生态研学至文旅度假,覆盖了康养消费的全需求。
华东地区的杭州(94.6739分)、福州(93.6512分)、南京(92.4758分)、青岛(91.5793分)等城市则体现了“文旅康养+数字赋能”的特色。杭州的西湖生态与数字康养(如智慧养老平台)结合,福州的滨海资源与中医药康养融合,南京的历史文化与康养旅居联动,青岛的海洋资源与疗养产业协同,在生态优势的基础上注入了产业创新的活力。
康养指数的深层逻辑:生态禀赋与产业运营的耦合
康养城市的排名是生态资源禀赋与康养产业运营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广州、海口、三亚的领先,源于生态、医疗、政策的综合优势;西南、华东城市的集群表现,得益于气候、景观等生态资源的先天条件与后天的产业创新;而北京、天津、上海等超大城市排名相对靠后,则反映了其在生态空间与康养业态上的短板——尽管医疗资源顶尖,但城市密度与生态承载限制了康养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从发展启示看,康养产业的突围需在“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间找到平衡。对生态优势突出的城市(如海口、贵阳、昆明),应深耕“生态+医疗+文旅”的融合业态,打造差异化的康养IP;对都市型康养城市(如广州、深圳),需强化医疗资源的康养转化与城市空间的康养功能嵌入;对后发城市,则可依托特色生态资源(如丽水的山水、恩施的硒资源),走“小众精品”的康养发展路径。
结语
2025年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前50强,是中国康养经济格局的“生态镜像”。它既揭示了广州的综合领跑、海南的生态优势与西南、华东的集群活力,也展现了康养产业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的转型趋势。在老龄化加速与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康养城市的竞争将更多聚焦于生态价值的挖掘与产业模式的创新,唯有那些能将生态禀赋转化为康养动能、将产业创新融入生态保护的城市,才能在未来的康养经济版图中持续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