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动态
 

山西建投煤设院集团精品筑梦篇:专心专注谋质量 奉献精品强使命

山西建投的企业使命“奉献精品、开创未来”与质量理念“专心专注、精心精品”,凝聚着建投人对工程质量的极致追求,唯有以专注夯实基础,以精心铸就品质,方能推动企业在持续发展中赢得信任、引领未来。

今日,让我们通过山西建投煤设院集团的实践,看他们如何把文化理念转化为筑造精品的生动实践,实现从文化软实力到绿色发展的价值转化。

从固废资源化利用的“变废为宝”,到充填开采的“毫米级精准”,再到复杂条件下资源的“高效回收”,煤设院集团以匠心实践,不断拓展“奉献精品”的广度与深度。

转型:变废为宝,释放绿色动能

深秋的吕梁,寒意渐浓,走进山西固废资源化利用交通科技园内,却是一派机器轰鸣、生产火热的景象。曾堆积如山的固硫灰渣、粉煤灰,如今在由集团总承包建设的高性能掺合料中试生产线中,经精密的工艺淬炼,变为细腻优质的高性能掺合料。这正是“专心专注、精心精品”质量理念在固废利用领域的生动实践。

项目推进中,“专心专注”是破局的关键。项目团队反复试验论证,创新采用“辊碾机预粉磨+球磨机深度粉磨”的组合工艺路线,成功破解了固硫灰渣成分复杂、易磨性差的技术瓶颈。在试生产阶段,球磨机系统频繁堵料,团队当即拆检设备、分析症结,通过优化篦板结构、筛选专用助磨剂,彻底解决制约连续生产的核心问题,确保生产线稳定运行。

“精心”则藏在每个细节里。团队通过三维建模反复推演,采用垂直化立体布局,将物料运输距离缩短30%,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全封闭厂房搭配高效除尘降噪系统,构建起严密的环保防控体系;引入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控。

如今,这条生产线每年可消化废渣约15万吨,产品废渣利用率达70%,相当于节约堆存用地约103.8亩,减少碳排放约16.8万吨,不仅为山西固废高值化利用提供了“煤设院方案”,更给我省基建建设低碳升级注入了强劲的“绿色动能”。

焕新:充填开采,筑牢智慧防线

当建设者的目光投向地下深处,他们的角色悄然转变——从地上的建造者,化为地下资源的“守护者”。三元煤业建(构)筑物下充填开采项目,正是一场与地层对话的智慧实践,也是对“精心精品”理念的深度诠释。

面对建筑物、水体、铁路“三下”压煤的行业开采难题,项目团队秉持对每寸土地的敬畏,将“专心专注”化作了对技术细节的执着追求。他们创造性地研发并应用了全固废膏体配方,将矿区堆积的煤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通过精确的配比调控,转化为性能优良的充填材料。配套建设的全封闭破碎筛分系统和智能配比搅拌站,创新采用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构建起“破碎—输送—配比—搅拌—管道输送—采空区充填”的完整工艺链,全程实现绿色作业。

这份专注更体现在项目的“神经中枢”——智能化充填控制系统上。项目团队深度集成计算机、控制与通信技术,打造地面集中控制中心,实现地面集中控制、远程监测、故障预警等核心功能,最终将地表下沉量精准控制在10毫米以内,以“毫米级”精度守护地上村庄、道路的安全。

据测算,这一创新实践每年可消纳煤矸石47万吨、粉煤灰7万吨。总计释放可采储量898万吨,延长矿井服务年限12.5年,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攻坚:矿山治理,践行责任担当

2023年4月,在金辛达煤业充填开采工程中,集团项目团队以“奉献精品”的使命担当,直面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挑战,致力于通过绿色充填破解矸石污染与采空区塌陷等难题,以“奉献精品”践行责任担当。

项目建设中,两大技术挑战横在面前:一是复杂地质条件下,井下巷道施工安全风险高、采空区空间结构稳定性控制难;二是传统矸石充填密实度不足,易导致地表沉降。团队以“专注”为刃,沉心钻研、持续攻关。

针对巷道施工难题,团队创新采用大断面长距离巷道掘进方案,运用掘锚一体机实现边掘进边支护,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保障了巷道结构稳定与施工安全。

针对充填密实度问题,团队扎根井下进行反复试验与系统优化,创新研发出矸石堆积体灌浆充填工艺,通过智能抛矸机构筑矸石堆积体,再注入高压浆液形成以矸石为骨架、水泥胶结的坚实充填体,有效控制了地表沉降。

在总投资1700万元的制浆系统建设中,团队将“精品”意识贯穿始终,采用“一用一备”双系统配置,实现智能抛矸与高压注浆高效协同。

数据显示,该工程每年可消耗矸石62万吨,大幅减轻固废污染;同时提升原煤采出比例,实现了安全、环保、效益三者共赢。集团也以这一实践,为矸石污染治理贡献了开创性的“建投方案”。

下一步,煤设院集团将继续以“奉献精品、开创未来”为使命,深耕绿色建造与科技创新领域,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以“专心专注”的匠心攻克更多技术难关,以“精心精品”的质量追求打造更多示范工程。